第二十七章-《你总是不开窍》
第(2/3)页
章意给他递了一杯豆浆,让他慢点吃,别噎着。
不知道为什么,江清晨的心里忽然淌过一道温润的细流。她知道这个机会来之不易,是章承杨给他哥哥的,不是章意给她的。
“承杨好不容易放你出来一回,你可别吝啬,有什么想法尽管说,我们的设备确实很先进吧?”刚才参观工厂,他一直没怎么说话,只时不时停下来看设备。
金戈的厂区就在办公中心,左右连接着廊桥,把钟表从加工生产到上市的一整条流水线都绑在了一起,是他们成功的要诀,也是企业核心的文化,让所有员工参与其中,见证每一块腕表的诞生,看到时间,感受时间,和时间共生。
章意走完一圈,说不震撼是假的,恰恰因为太震撼,一时间才理不清思绪。被江清晨一问,忽然找到了关键。
流水线,机械化,这个企业的文化和设备一样精密高效,但是,未必适用于当代。
“我打个比方,一块价值二十万的江诗丹顿,更换零件需要返厂半年,还要支付五六万的维修费。不是所有客人都承担地起这个价格,愿意等待这个维修期,这就要求民间的老店可以自己制造零件。做一个江诗丹顿的纵横四海,上面的轴可能只比头发丝稍微粗一点,非常难,但是做成很有成就感,你会感觉跟它产生了交流,你更加清楚它的重量,粗细以及需求,而金戈把这些过程都省略了,高效的同时,却失去了交互的沟通。”
江清晨和她的团队再一次停下脚步。
“微滴注射和微喷射都是目前国际上对注射润滑油最先进的技术,不说守意这些民间老店,就是一些品牌的售后服务,尚且无法配备这样先进的设备,因此他们宁愿斥费巨资,也要研发对润滑需求最小化的技术。欧米茄研发的同轴擒纵技术,把擒纵系统内的摩擦由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劳力士、宝玑等品牌联合研发了硅游丝和硅擒纵轮,卡地亚发布的两款概念表,都是期望免除对润滑油的依赖。金戈走在了当代制表业的前沿,甚至最前沿,就像你们说的,金戈拥有全球领先技术,远超于一些大厂牌,可你们忽略了最核心的一点,这些技术远不如手工凭经验注油效果好,一些旧表的设计也离不开润滑油。”
日内瓦古老原厂之所以屹立不倒,是因为他们舍弃了产量,一年只做几十块甚至几块表,用手工艺创造奇迹。
金戈为了注满庞大的资金池,在过去的一百七十年里一直大批量地生产,到处购买先进设备,引进流水线,实现最高效的机械化量产规模。
可当代钟表市场反馈的数据,却是一个痛击。
他们都知道,伴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手表已经逐渐被淘汰。新一轮的市场逐渐面向真正玩表的客户,而这些玩表的客户,玩的是机芯,是设计,是工艺,是文化,而不再是产量。
“按照厂区现在的发展走向,可能没有办法达到你的目标。”章意选择了保守的说法。
江清晨沉默了。
其实早在他最初对理想机芯的评测报告里就已经提到这一点,关于手工艺的不可替代性,尤其他们要制作可以超越前端技术的高级机芯,就必须效仿日内瓦原厂,把节奏放慢,时间拉长,经济效益暂时冷却,然后再考虑在这种情况下至少一年以后的事。
江清晨哑然了两分钟,在团队众人的目光中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这两分钟的漫长,最后她对章意说:“如果下个月董事会你能来参加的话,所有我能给出的条件,你随便提。”
她话音一落地,团队众人不由地互相对视,章意不置可否。走过廊桥,他再次停下脚步:“我还有点事,就送到这儿吧。”
“那董事会?”
“很少有人知道帝舵和劳力士是同一个创始人,在文化概念上,有人称劳力士是王子,帝舵是臣子,他们有很多相似的产品,区别在于劳力士定位一线品牌,帝舵定位二线品牌。金戈创立170周年,一直主打低端市场,虽然曾经也出过一系列精良的产品,包括即将上市的钟情新款腕表,但是,它在买家市场已经形成了固有的印象。我不认为沿用金戈现有的品牌概念,可以打开全新局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