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张三丰虽有些不高兴,但转念一想,他虽只是服侍觉远的杂役,但武功推其根源还是出自少林,于是虚心承认。 章越对章存儒,章采及族学众弟子们道:“吾少年若非友直先生,望之先生指点,焉有今日!” 说完章越辞别下山。 暮色渐沉,山门石阶染上黛青。章越行至半山,回首望见族学灯火如豆,恍若当年负笈求学的光景。 章越到此也不是光为了喝茶,临行时章越命彭经义买了二十亩学田捐给族学。 …… 翌日拂晓,薄雾未散,章越往浦城县城。 县城一景一物都是熟悉又陌生。此番归乡他刻意轻装简从,不仅婉拒了天子钦赐的判建州、建宁军节度使等显职,连归期都未传驿报。 自此当地官员都知趣地没有打扰章越宁静。 行至皇华山麓,县学黄墙黛瓦依然,这是章越当年在县学读书处。 章越没有入县学的打算,如今他若现身,少不得要受山呼海拜的场面,倒不如任墙内书声琅琅,墙外草木自萋萋。 然后说几句类似昨日我以母校为荣,今日母校以我为荣的话。 离着学宫不远乃秀里吴氏的府邸。 浦城吴氏自吴待问中进士而步入宦途,其四个儿子都中了进士。其中长子吴育四子吴充这两支都迁入京师了,现居浦城主要是二子吴京和三子吴方两支。 吴京吴方都先后病故,但吴家作为仅次于二韩一吕的世家,其在浦城甚至建州的地位都无人可以撼动。 但也不是真手眼通天,否则吴安诗也不会被蔡确收拾了好几次。 对此章越默默地给蔡确点了赞。 章越驻马门前让黄好义投了帖子,片刻后吴家边中门打开前来迎接。 吴家在家主事的乃吴安仁,乃吾方的长子,在汴京时曾往章府拜见章越数次。 吴安仁一见章越即道:“真是建公。” “建公此番回乡,我派人问询数次,可惜都没到面。” 章越笑道:“舅兄,我不愿打扰旁人,只求为乡清净而已,若非迫不得已,也不会专程进城一趟。” 吴安仁心底一凛,当即陪着笑。 章越心知吴安仁如今替吴家守住祖宅。他记得吴家的祖宅原来便有五十余亩,如今又扩了二十余亩。 章越也不好意思说,当年这吴家自己来了数趟。 到了正堂,听到楼上有些细碎的脚步声,章越抬起头,却见楼上的帘后有着隐隐约约站了不少人。 章越知这屋子格局。 正堂上建有楼阁,楼梯都隐得极深,方便让家中未出阁的女子住在楼上。 如果有客人来,或是挑选女婿,待字闺中的姑娘可以从楼阁的帘后看一眼堂上的客人如何如何。 或许是哪位小姨子在看自己。 隐隐听得有声音传来‘章相公真好相貌!’ ‘人中龙凤!’ “记得以后照章相公这般择婿!” 声音说得很小,奈何自己耳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