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率先出手,又有所收获,袁明辉乐呵呵的看向了程可诚和康茂才,不无得意的说道:“两位,怎么不喊两嗓子过过瘾? 不是说了嘛,要是有不懂的,可以问刘先生。 刘先生的能力你们刚才见识过了,具体怎么样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程可诚和康茂才当然知道,连古玩公司都看不出到底什么来历的东西,刘定一却能随口道来,这人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不管是程可诚还是康茂才,俩人都是收藏圈的外行,连个爱好者都算不上,跟这样的人怎么比? 刚才听着刘定一在那里侃侃而谈的时候,康茂才跟程可诚心里已经是一片颓然了,现在再被袁明辉这么冷嘲热讽的,更觉得丧气。 这时候,第三件藏品被拿到了台上,这是一件近代的画作。 拍卖师很直白的介绍道:“这是一幅清代王时敏临摹元代画家任仁发的《张果老见明皇图卷》。 《张果老见明皇图卷》称得上是任仁发的代表作之一,此画虽是后人临摹,但笔法老练,堪称上品,起拍价六十万,每次加价五万。” 现场有不少识货的,拍卖师话音刚落,立刻有人开口喊价,价格也一路攀升。 袁明辉对书画不是很喜欢,便看向刘定一,问道:“刘先生,这幅画值这么多钱吗?” 刘定一面带微笑,回答道:“前清著名的山水派画家有四王四僧之说,其中四王分别是王悸、王鉴、王时敏、王原祁,这四人受皇室扶植,是清初朝野共赏的画界正统派。 四王强调谨守历代大家笔墨之法,作品多注仿某某笔法,章法也基本墨守陈规,虽然偶有写真山水,笔法上却也题上某某章法或笔法,以此表明正宗。 像这种临摹的作品,存世数量不在少数。” 稍微停顿了一下,刘定一接着又说道:“这幅《张果老见明皇图卷》原作,是任仁发的代表作之一。 可能你们对任仁发不太了解,但他的《画马图》堪称国宝,笔法之细腻堪称一绝。 你们看那图上,朱重八的视线是看往地上的,如果把画作放大就可以看到,那里有一头小驴。 传说张果老骑的驴是用纸片裁剪的,平时放在口袋里,吹口气就能变大,这就是画作的寓意所在。 这幅画的价值很高,哪怕是临摹品,有了王时敏的笔墨加持,六十万不算贵。 依我看,最少应该能拍到一百万以上。” 刘定一解释的很详细,让人一听就懂,哪怕康茂才和程可诚,对这个人的博学多识也很是佩服,不得不暗地里挑一下大拇指,不愧是专业人士,懂的就是多! 这时候,唐浩忽然问道:“刘先生,你刚才说这是临摹的,那如果思正品的真画,得值多少钱?” 刘定一看了唐浩一眼,淡淡的说道:“最少千万起步。” 唐浩突然露出一副失望的神情,然后又咬了咬牙,对程可诚说道:“程少,能不能借我点钱? 你也知道,我是奶奶带大的,老人家一辈子没什么特别喜好的东西,就是痴迷八仙,尤其是倒骑驴的张果老。 这些年我总想着给老人家买件称心如意的礼物,就是一直没遇到合适的。 今天这幅画想必老人家肯定会喜欢,既然有缘遇到,不拍下来那就太遗憾了。 但我这囊中羞涩的,别说买不起真画,连临摹的都缺钱......” 唐浩的表情做的很真,基本没人能看出他在撒谎,但无论康茂才还是程可诚,都知道他这根本就是鬼扯。 什么奶奶迷八仙,鬼知道你是被奶奶带大的…… 而且你手里有三百多万,现在拍卖价连八十万都没过,你就说缺钱,哄傻子呢? 程可诚不傻,唐浩故意这么说,他稍一思索就明白了唐浩的意思,无非是怕袁明辉捣乱,所以故意拿老人家说事,又把姿态做的很低,这种情况下,袁明辉要是再故意捣乱,那就有点太过分了。 另外,唐浩一开口,程可诚就知道正题来了,这肯定就是大漏之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