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因为瑞升航空科技公司研制的这套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用在航空产品上还是世界上首次,以前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适航认证标准,就连米国跟欧洲方面也是没有这方面的标准,国内民航局对此还是很谨慎的,不过还是给华兴科技集团公司初始认证。 这些年当中,华兴科技集团公司组织一系列试飞测试,在大拿加进行了极地酷寒环境下的长时间飞行测试,在国内高原地区、高温潮湿高盐分的热带地区也是进行了各种试飞测试,可以说是花了大量资金的。 虽然华兴科技集团公司的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很早就被军方拿来用,并且经受住了各种苛刻的使用条件,国内的直升机上面也用了多年,但是现在要用在民航飞机上还是要重新弄一遍并且建立各种严苛的标准,不然大家都不放心。 这个过程当中华兴科技集团公司也是不断地将新出来的各种新产品技术给用了上去,包括新的燃料电池系统、新的电池系统、新的电机、新的螺旋桨叶片,测试到现在差不多已经将这套系统给升级到了第三代。 国内民航局在这方面的适航认证标准也跟着不断地进行修改。 盛科航空科技公司并没有急着将旗下研制的燃料电池电动旋翼客机产品推向市场,这些年一直在进行各种飞行测试,到现在已经积累了差不多上万个小时的飞行测试,远超出了一款商用飞机需要的6000小时飞行测试,可以说是收集了大量的适航认证需要的证据资料,拿到任何一家民航局进行认证都没问题了。 今年兔子民航局也是正式地向盛科航空科技公司颁发了两款电动旋翼客机的适航证,因为国内在氢燃料加注站方面的基础设施做得最好,当然也是率先向国内的航空公司销售。 尽管这两款电动旋翼客机的售价在一亿六千万左右,尽管有折扣,不过价格还是在上亿,在国内来说已经不算便宜了,但是还是从国内拿到了差不多三百多架的订单数量,另外大拿加那边也拿到了数十架订单数量。 其实这些廉价航空公司都是对这种电动旋翼客机非常感兴趣,不过米国和欧洲方面在适航证上面卡着,另外海外不少机场并没有氢燃料加注站,所以还处在观望中。 不过这个成绩对盛科航空科技公司来说已经不错了,之前在电动旋翼客机上面投入的几十亿美金投入还是能收回成本的,等到这个市场做起来的话盛科航空科技公司自然能吃掉很大一块蛋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