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804 司还是后-《天工》
            
            
            
                
    第(3/3)页
    现在他指出这鼎上的三个字是司母戊,与大众的认知一致,苏进也承认了这一点……那苏进为什么会表示方鼎的正确称呼应该是“后母戊”呢?
    王先永出来说话了,威尔就退到了一边,笑吟吟地旁观。段程莫明觉得他这个表情非常讨厌。
    “这的确是个司字,绝对没错。”王先永非常肯定地说。
    “司字在商朝时期,是什么意思呢?”苏进问。
    “祭祀的意思。司母戊,就是祭祀母戊这个人,文从字顺,意思也很对。”王先永流畅地回答。
    “的确是。但是我想请问一下王大师,甲骨文的‘后’字是怎么写的?”苏进问道。
    这句话一问出来,王先永突然有些停顿。他直视苏进,苏进也回视着他。
    “现在的后字,就是在甲骨文的字形上发展出来的,两者的字形非常像,没什么区别。”过了一会儿,王先永缓缓说道。
    “甲骨文的‘后’字,有多少写法呢?”苏进又问。
    王先永又是一次停顿,一时间没有说话。
    片刻后,还是苏进先开口:“您不方便回答,是因为甲骨文非常不规范,一个字通常有很多种写法,难以一言道尽,对吧?”
    “是的。”王先永回答。
    “商代文字介于甲骨文与正式的金文中间,也同样不规范,对吧?”苏进问道。
    “是这样的。”王先永继续回答。
    “甲骨文是汉字的最初发源点,这种文字很不规范,不仅一字可能多形,一个笔画也可能会被很随意地放置。譬如后字左边这一撇,可能放在左边,也可能放在右边,与‘司’字近似。所以,甲骨文中,‘后’字与‘司’字常常同形,很难辨认。”
    苏进讲得很慢,也很清晰。伴随着他的话,很多人下意识地在手上画了一下。
    果然,后的一撇放在右边就是司,如果古人真的这么随意的话,这两个字的确很难认啊。
    而且看王先永大师的态度,这的确是甲骨文书写时的惯例没错。
    所以说,眼前方鼎上的第一个字,的确有可能是“司”字,也有可能是“后”字。
    “但是,你怎么能确定它的确是后而不是司呢?”威尔突然在旁边问道。
    “那就要从它字面上的含义来看了。”苏进不慌不忙,平静地解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