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 朝堂争斗(一)-《汉元1836》
            
            
            
                
    第(2/3)页
    刘锡命当然对此更加上心,一方面是因为温党已然对自己下手了。
    另一方面则是经过谢升被弹劾一事后,他赫然发现,张溥的声威又壮了一些。
    对于急需出名的刘锡命来说,弹劾温体仁似乎是一个不错的路子。
    这老家伙在朝野内外的名声都很不好,用他来刷声望正合适。
    果然,第二天刘锡命抽空又专程拜访了张溥一趟,对于刘锡命提议罢免温体仁一事,张溥也显得很感兴趣。
    尤其是听说杨嗣昌等人也参与此事,张溥等人更是觉得成功的把握又大了几分。
    两方商量好尽快搜罗温体仁结党的罪证,到时一同揭发其人。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刘锡命等人还没能发动,温体仁一方却率先开火了。
    倒不是浙党察觉了什么,而是温体仁等人事先的安排都已经落到了实处。
    五月初三,刘锡命照常早早地准备上朝。
    这才不过当官几天,他已经吐槽了明朝的许多制度了。
    这其中最让人无语的就属朝会制度了,大明的朝议分为大朝会、常朝和朔望朝。
    每日早朝定在卯时,而大臣们却得寅时就到午门外等候,这会儿连鸡都没叫呢。
    最为关键的是,在刘锡命看来,这种朝会既无必要又浪费时间。
    不同于鞑清,洪武帝将参加朝会的人数定的极广,一次便有数百号在京官员一起上朝,人头汹涌颇为壮观。
    当然了,除了各部四品以上要员,都察院御史和翰林院侍讲学士以上人员外,其他四品以下的官员都只能站在殿外列班,真正能在皇极殿内有位置的却是不多。
    按理说刘锡命也应该属于站在殿外的行列,不过谁叫他还有勋爵在身呢,因此也得以列为殿内。
    就在今天,本来刘锡命还以为朝会又要如同之前几天一样冗长无聊,没想到御史张汉儒率先站了出来,说出来的话也让殿内精神一振。
    “臣启陛下,方今超纲不振,皆因大臣徇私枉法、结党营私之故,臣身为国家大臣,今日便要检举东林诸人。”
    “臣已获得证据,东林诸人以已罢官的钱谦益为首,阴私勾连,谋图大政,此诚大逆不道之罪,还请陛下明察。”
    御座之上,崇祯接过张汉儒的奏报登时大怒。
    “混账,朕早已晓谕众臣,当此国家危难之时,严禁结党徇私,如今竟然还有此等恶徒,锦衣卫何在,着令将钱谦益锁拿进京,交由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司会审。”
    “陛下,臣史范也有事禀奏。”
    浙党的攻击一波连着一波,崇祯方才暴怒完毕,御史史范跟着出列。
    “岂止东林诸人弄权,江南士子以翰林院编修张溥等人为首,发起成立复社,素来以攻讦朝政、勾连官绅为业,其人与钱谦益等人牵连日广,其祸较之东林更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