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千刀万剐-《崂山鬼道》


    第(2/3)页

    四周早就被顺天府的衙役和五军都督府的兵丁警戒了起来,待把赵全他们十几个,从马车上‘弄’下来,这才开放刑场,让我们这些看客进去,要是没有看客,单纯处死犯人,也就起不到警示的作用,所以还是要对外开放的。这边顺天府负责行刑的侩子手,早就准备好了,排成一排,穿着红‘色’的外套,站在那里,每个人面前跪着一个犯人,他们因为是要凌迟处死,所以侩子手没有拿大刀,至于别的工具,还都没有拿出来,我也好奇,第一次见凌迟处死的罪犯,所以决定不吃饭也要在这里看看。

    凌迟,是历朝历代,最残酷的一种死刑,俗称剐刑,作为正式刑法始于五代。凌迟刑的处刑方式很残忍,一般记述是说将人身上的‘肉’一块块割下来。而历代行刑方法也有区别,一般是切八刀,先切头面,然后是手足,再是‘胸’腹,最后枭首。但实际上比八刀要多,明朝就有二十四刀、三十六刀、七十二刀和一百二十刀的几类。二十四刀是:一、二刀切双眉,三、四刀切双肩,五、六刀切**,七、八刀切双手和两肘间,九、十刀切去两肘和两肩之间部分,十一、十二刀切去两‘腿’的‘肉’,十三十四刀切两‘腿’肚,十五刀刺心脏,十六刀切头,十七、十八刀切双手,十九、二十刀切两腕,二十一、二十二刀切双脚,二十三、二十四刀切两‘腿’。

    至于赵全他们是怎么处罚,我们还不知道,只等着监斩的官员过来宣布了罪行后,才宣布各人的处刑方式,现在高台上的棚子里面,只有陈久自己在哪站着,好像是等着什么人过来。

    直到这边都准备好了,才见一顶轿子在几十个衙役的簇拥下,穿过人群来到了高台下面,从轿子里下来一个五十多岁的官员,这个人我认识,是现任是刑部尚书,李秉宪,此人在我大婚的时候曾经去过,至于他和张居正走的近,还是和高拱走的进,我也不大清楚。

    那李秉宪走到了台上后,陈久过去给他行礼,又把一叠卷宗‘交’给他,他打开看了看。看完了以后,陈久又递过来一卷,黄凌子包着的东西,估计那个就是穆宗的圣旨。

    李秉宪打开黄凌子包着的圣旨,清了清嗓子,来到高台边念了起来。上面都是叙述赵全和他同伙的罪行,最后是宣布,犯人凌迟,照例应三千六百刀。

    接下来就是衙役拿着陈久送个李秉宪的卷宗,去下面犯人那里画供和验明正身。一切手续走完,李秉宪也跟陈久到棚子里面坐了下来。

    只听得三声炮响,之后开始行刑。,行刑的刽子手们也带着助手来到犯人身边,他们每人带一只小筐,筐里放着铁钩和利刃。刽子手们取出铁钩利刃等,放在砂石上磨得非常锋利。犯人开始惨叫起来,人群也‘骚’动起来,爬在房上的人有的站起身,伸长脖子,想看看刽子手怎样剐人。但由于近处的人围得密不透风,稍远一些就看不见行刑的场面。我们两个是骑马的,在后面坐在马上也能很清楚的看见前面侩子手的动作。

    三千多刀,不是一会半会可以处理好的,最快也要等到傍晚才可以结束,我也没有什么‘精’神看这些东西,太残忍了,我现在只是关心赵全会怎么样。

    奇怪的是,几个犯人都发出惨叫声,唯一赵全那边没有动静,只有那个侩子手和他的助手在一刀一刀的割着,赵全身上还有鲜血渗出,不像是死了的样子,难道说是晕死过去了,刚才在路上的时候,分明看见赵全还是活的。

    看到赵全没有什么惨叫,也没有什么挣扎,我也就放心了,说明他没有受罪,我拿了人家的银子,也算是为了他办好了最后一件事情。

    我对刘连江说道:“我们回府去吧,这里不能看了太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