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陕西-《宋士》
第(2/3)页
“农垦司总署”南邻渭水,北接官道,占地数亩,水泥墙高耸,粗重的铁栅栏门旁的凉亭下,持枪的卫兵肃然而立,神情庄穆。
大门的左右两侧,“陕西农垦司第一司”,“陕西农垦司总署”,十几个红字清晰可见。
一切都和河东屯田营田时一样,完全是一个模子刻出来。战士们一手拿兵器,另外一只手拿着农具,美其名曰“农垦战士”。
三万多将士,五万多俘虏兵和归正兵,再加上好几千因伤而退下来的伤兵,近十万大军挺进了陕西。
士气虽然高涨,但困难却是实实在在。正值春寒料峭,西北风一刮,凛冽刺骨,长安城破败不堪,城中没有地方住,帐篷不够,就只能用树枝搭窝棚在破墙边。
这还不是最要命的,十万大军,人吃马嚼,衣食住行,全都要从两河引进。王伦自己也心里清楚,要想保证开荒屯田成功,必须解决吃的难题。
“民以食为天,难呀!”
王伦正在愁眉不展,门被轻轻推开,挺着肚子的妻子,端着一碗热腾腾的米粥走了进来。
“官人,歇歇吧,整整半天,你都没吃饭呢?”
闻到米粥的香气,王伦的肚子不由得“咕咕”叫了起来。
“你这么一说,我还真饿了!”
王伦接过粥碗,慢慢喝了起来。
“官人,你说你,堂堂的京兆府相公,半个陕西都归你管,你却是比种地的还忙,哪像个当官的!”
王伦轻轻笑了笑,摇了摇头。
“王相公把这么重的担子交给我,我总不能无所建树吧。”
王伦看了看妻子,歉然道:“倒是多亏了娘子,你可要保重身子啊。”
两人虽是夫妻,年龄却差了十几岁,这是二人的第一个孩子,当然要慎之又慎。
“这小子闹腾的厉害,估计是个男孩。”
王妻轻轻笑道:“你也不用太过忧心,凡事都有王相公在后坐镇。凭你二人之交,你有难处,他也不会坐视不管。”
王伦点了点头,他和王松,倒是“臣君相知”,可成一段历史佳话。
军士敲门进来,上前禀报。
“你是说,王相公让人送了十万石粮食过来?”
王伦心头一热。王松待他如此赤诚,他也只有誓死以报知己了。
“官人,我说的没错吧,你再也不用发愁了。”
妻子笑道:“等王相公登基做了皇帝,你就是当朝一品大员,到时候咱们全家都跟着你沾光,这叫封妻荫子。”
王妻喜滋滋离去,王伦兴奋而又忐忑,在屋里踱起步来。
兴修水利,屯田营田,抑制兼并,劝科农商,收取赋税,打击豪强奸商,救助百姓,维护地方治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