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知州大人-《秦国小坑货》


    第(3/3)页

    高喜就这么不情不愿地被下了圣旨。

    接到圣旨的当天,高喜不仅没有如同他的名字一样欢欢喜喜,反而有种即将被拉上刑场砍头的悲丧情绪。他时不时在心中扪心自问,是不是因为高喜这个名字让皇帝觉得倍加喜庆,冲淡了一些因为前一任知州大人死去的悲伤,所以才被选中前往蜀中任职?

    不过既然圣旨已经下了,想要拒绝是绝对不可能的!虽然本朝没有过拒绝圣旨的先例,不过在前朝还是有的。只是这种行为所产生的后果却不是他能承受的,所以也只能连夜收拾东西,带着一副与世长辞的心态前往了蜀中。

    蜀中之地易守难攻,就连赵有仁当初都没有动过要打蜀中的心思,而是在立国之后加封了一个土司的官职给唐家用以收拢人心,这才让此地成为了大秦的一份子。

    或许当年唐吉的想法只是做一个安分守己的好公民而已,并没有动什么争夺天下的心思,所以这才心甘情愿地接受了皇帝的封官。不过还好,皇帝并没有让他派出质子前往京城,也没有将他调往别处,而是仍旧留在蜀中当他的土皇帝。

    蜀中是唐家的蜀中,可现在皇帝要派来一个知州与他共同分享这块蛋糕,这就让唐吉有些不开心了。

    不过不开心归不开心,既然已经效忠了大秦,那就要接受皇帝的指示。

    所以唐吉就这么不情不愿地接纳了一个同样心不甘情不愿的人来这里当了知州。在外人看来,两人同属官员,而且品阶不相上下,应该能很好地相处才是。

    可事实上却是两人谁都看不惯谁。

    唐吉不喜欢蜀中多出一个只会之乎者也的文官来协助他处理公务。而高喜也不喜欢整天说话都匪里匪气、宛若生活在土匪窝里的唐吉!

    所谓两看两相厌便是如此了吧?

    可不喜欢归不喜欢,看不惯也归看不惯。在大秦强大的武力震慑下,唐吉不觉得蜀中有能力抗衡皇帝,所以只能捏着鼻子认了这件事情。

    知州上任之后,自认为没那本事压住唐吉,所以也就并没有如同唐吉所预料的那般对任何事情都指手画脚。反而整天缩在府里苦读诗书,看样子是想要当一个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生了。

    唐吉高兴坏了,又观察了几天之后,终于在这一天派人请来了知州大人赴宴。岂料这个知州居然要将书生的秉性坚持到底,丝毫不给他这个面子,还放出话来说:“竖子莽夫,不与为谋!”

    于是唐吉单方面建立的塑料友情就这么硬生生地被高喜给掰裂了。从此以后两人就算见面也只装作互不相识,就更别说在一起办公了!相信他们心里想法基本上都是一致的: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咱们互不干涉!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