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龙出塞北 第五十二章 南去北归-《中州》
第(2/3)页
赵龙城继续自言自语,“真是不好的感觉,明明进去没多久,却好像已经过了很长的时间,就像一场长眠之后醒来,世界早已变了模样,沧海桑田。大概是知道了太多颠覆自己认知的事情,所以会改变对这个世界的印象吧,如果你每次都是我这样的遭遇的话,应该和我的感觉是一样的,对不对。真是可怕的老人,真好,有这样的师父。”
赵龙城仍然是一副心有余悸的模样,司空玉龙则是面色古怪。
许久之后,赵龙城无奈地说道:“想笑就笑吧,不用憋着。”
这次确实是自己失态了,可是容不得自己不震惊,和顾千秋的谈话直到现在他都还没有完全消化,那些令人咂舌的事实,那些令人不敢相信的未来布局,最关键的是顾千秋那个令人无法反驳的语气。
分明他之前自己说他提供的不过是关于未来的一个提案,要不要选择,要怎么走都是赵龙城自己的决定,可是真从顾千秋说出来之后,老人仿佛在说:“我给你提供的方案就是对你最好的结局,你要是不选择,可以,那我之后就把你弄的更惨,弄的死透透,让你在绝望中好好反省没有选择我给出的方案这个愚蠢至极的错误决定。”
真是个口是心非的可怕老头子。
“我当然也是一样的。”
司空玉龙没有笑,他说道:“他就是这么一个老头,最喜欢把人心敲个粉碎,然后重新打磨,可是即使是这样,能让他花这个心思的可绝不会是什么无名小卒。所以赵龙城,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吧。咱们可是势同水火的敌人,是最大的竞争对手,可别这么轻易就消沉了。能让这个老头子找你谈话,就说明你在不远的将来,会是一个不稳定的、活跃的因素,我很期待那时候的你。”
赵龙城说道:“要是战场上再遇到,我会毫不犹豫地杀掉你。”
之前的赵龙城就对这个想法深信不疑,现在更加确信,因为现在又多了一层因素:司空玉龙是顾千秋的徒弟。
司空玉龙说道:“彼此彼此,真要战场上遇见了,就各凭本事。”
两人并肩而行,逐渐走出了这条破旧的街道,走出来老蝉街。
赵龙城抬头望天,缓缓说道:“说实话,在这趟之前,我是料想过顾千秋这个人的。我知道顾千秋这个人,是我们北漠曾经的一位帝师在死前留下了一行决绝的草书,我从北漠所有典籍野史中都没有看到过的名字被他写了下来,在我又仔细地翻阅了留下草书的那本笔记之后,我才发现,那本笔记看似通篇写这位国师自己一生郁郁不得志的各种谋划,可是要是结合顾千秋这个人就能知道,这是这位国师对压制了自己一辈子的那个名为顾千秋的可怕老人的无声描绘。或许是太过压抑了,在临死之前,他才最终留下了那行本不该留下的笔迹。”
司空玉龙说道:“是阎鸣泰吧。”
赵龙城点点头。
司空玉龙感慨道:“从祁阳叛逃到北漠,在翰林院的一个闲职上著书三十余年后突然加官至国师的位置,任职七年,被称为北漠那七年间最大的裱糊匠,被祁阳读书人压得喘不过气来,东拼西凑、缝缝补补才能勉强争来一个‘无错’的局面,最后在一个阴雨天吐血死在了成堆的书卷里。我记得史书中记载着他死前的一句悲绝言语:此生只会纸上谈兵,竟只是只老书虫。”
赵龙城说道:“就是这样,但其实我对阎鸣泰很感兴趣,他的那些谋划或许当时确实只起到了缝补的作用,可当我真的复盘曾经那段历史的时候,阎鸣泰的谋划虽然称不上最好,但是已经是极其高明的布局,换个人坐在他的位置上未必能做到更好。在那段历史中能做到七年无错,这反而是个不可思议的成就,所以虽然后世的人对他的评价不怎么样,我反而觉得有些言不及实。所以,当我看到那本笔记的时候,就对顾千秋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我很想知道能让阎鸣泰抑郁一生的是何等人物。”
“然后呢?”
赵龙城接着说道:“所以我一开始就对这次见面有了个预期,但是,好像我错了。”
他嘘了一口气,说道:“就算一开始就有了很高的预想,但是还是低估了顾千秋这个人,他根本不是能用常理来揣度的怪物。”
司空玉龙笑道:“老头子说不定很乐意听到你对他的这个评价。”
赵龙城说道:“而且,顾千秋一点都不担心的吗?就这么大摇大摆的见我,好像摆明了一点不惧北漠这边会针对他的手段。不过也对,昨晚击败十方俱诚的老人就是他不会错了,有这样的武力,确实不惧怕报复。说他怪物一点都没错,在身具那般谋划的情况下,还能身负那样的武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