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方克俭的眉毛不易察觉地挑了一下。 他感觉,眼前这个年轻人,比他想象的,要难对付。他不像个只知道冲锋陷阵的武夫,言谈之间,滴水不漏,绵里藏针。 “呵呵,援朝同志谦虚了。”院长出来打了个圆场,又介绍了其他几位教授。 一番寒暄过后,众人落座。 “援朝同志,这次请你来,主要是想让你给学员们,讲一讲你的带兵心得,和对未来战争的一些看法。”院长开门见山地说道,“尤其是你在汉东处理塔寨事件时,运用到的信息战、心理战手段,让我们都大开眼界。我们觉得,这些‘非对称’的作战理念,对未来的指挥员们,很有启发。” 院长的话,算是给这次授课定了调。 他们想听的,正是赵援朝身上,最“离经叛道”的那部分东西。 “院长,各位教授,既然让我来讲,那我就不藏着掖着了。”赵援朝坐直了身体,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我今天想讲的,可能跟我们学院派的传统理论,有些出入。如果有什么说得不对的地方,还请各位老领导、老教授,多多批评指正。” 他先把姿态摆正,堵住了别人可能发难的口子。 方克俭教授推了推眼镜,慢悠悠地开口了:“赵军长但说无妨。真理,总是越辩越明的嘛。我们搞学术研究的,最欢迎的,就是不同的声音。不过……” 他话锋一转,语气里带上了一丝考究的意味。 “不过,任何军事理论,都不能是空中楼阁。它必须能够,在最严苛,最复杂的战场环境下,得到检验。比如说,在一次高强度的,体系对抗的兵棋推演中。” 这话一出,办公室里的气氛,瞬间变得有些微妙。 所有人都听出来了,方克俭这是在下战书了。 光说不练假把式。 你赵援朝不是对未来战争有新看法吗?你不是擅长“非对称”作战吗? 好啊。 那我们就在兵棋推演上,真刀真枪地,干一场。 让我看看,你那套“野路子”,在正规的、体系化的现代战争模拟中,到底管不管用。 这已经不是单纯的学术探讨了,这简直就是一场,学院派对实战派的,公开叫板! 院长和政委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一丝苦笑。 他们就知道,让方克俭这个脾气又臭又硬的老学究,和赵援朝这个锋芒毕露的年轻将军碰在一起,肯定会擦出火花。 没想到,这火花,来得这么快,这么直接。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赵援朝的身上。 他们想看看,面对这位军事理论界泰斗的,近乎于挑衅的提议,这位年轻的“鹰派军长”,会如何应对。 是避其锋芒,还是,迎战? 赵援朝的脸上,看不出任何情绪波动。 他只是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漂浮的茶叶,然后抬起头,看着方克俭,嘴角,勾起了一抹让人难以捉摸的笑容。 “方教授的提议,很好。” “我非常期待,能有机会,在沙盘上,向各位教授,讨教几招。” 他接招了。 接得云淡风轻,却又充满了,强大的自信。 办公室里,空气仿佛凝固了一瞬。 一场理论与实战,传统与创新的巅峰对决,已然,箭在弦上。 国防军师学院的大礼堂,足以容纳上千人,此刻座无虚席。 台下坐着的,是来自全军各大单位的未来之星。他们的肩上,扛着的是校官的军衔,眼中闪烁的,是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 当主持人宣布主讲人是赵援朝时,全场响起了一阵压抑不住的骚动和掌声。 “赵援朝”这个名字,对他们来说,早已如雷贯耳。 汉东那场惊心动魄的“打黑风暴”,通过媒体的直播,让他们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战争”形态。那不是坦克大炮的轰鸣,却比任何一场战役都更加震撼人心。 现在,那个传奇的缔造者,就站在他们面前。 赵援朝走到讲台中央,没有带任何讲稿。他只是平静地扫视了一眼台下,那一张张充满期待和审视的脸。 他的目光,最后落在了坐在第一排的方克俭教授等几位学院领导身上。 “各位领导,各位同学,大家好。” 他的开场白,简单到不能再简单。 “今天,学院让我来给大家讲一堂课。说实话,我有点诚惶诚恐。在座的各位,论资历,都是我的前辈;论理论水平,有方教授这样的大家在这里,我更是不敢班门弄斧。” 台下响起一阵善意的笑声。他这种谦虚的开场,拉近了和学员们的距离。 “所以,我今天不讲那些高深的理论。我就跟大家聊一聊,我亲身经历过的一件事。” “这件事,就是汉东塔寨案。” 话音刚落,台下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竖起了耳朵,他们知道,正题来了。 “在座的很多人,可能都通过新闻,了解了这起案件。一个上万人的村子,变成了武装化的制毒王国,甚至敢公然杀害警察。而它的背后,是一张覆盖了整个汉东省的,巨大的腐败网络。” “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我的上级,赵蒙生上将,问了我一个问题。” 赵援朝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 “他问我,如果把二十集团军的一个合成旅,全部开进塔寨,需要多长时间,能解决战斗?” 台下的学员们,立刻开始在脑中快速盘算。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