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李晋眼中的阴霾一闪而过:“军中确实需要年轻气盛敢打敢杀的青年才俊,也需要能压服得住军心老成持重的元老。 ‘当唯义是务,唯国是康。何者?金木水火以刚柔相济,然后克得其和,能为民用。’ 你是不是觉得朝中四王八公那些个元老碍眼了?” 李玗见李晋一下子就看出了自己的心思忙站起身来说道:“儿臣不敢……” 李晋看了李玗一眼道:“虽然那些开国功臣之后有许多确实没有了祖上遗风,到底他们也都是忠良之后,祖上为我大虞鼎鼎天下立下了不世之功。 有能力的可以在朝中留用,无能的大不了白养着他们罢了。 别落得个狡兔死走狗烹的名声才好。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李玗道:“父皇教训的是!” 李晋道:“你到底还年轻气盛,可要记着,国家大事切莫意气用事,还应从长计议。 好了,你也有许多政务要处置,就下去吧。” “是,儿臣告退。”李玗又躬身一礼,退出了太极宫。 上了步舆,李玗的脸色一瞬间就阴沉了下来。 登基五年了,他却一直活在李晋的阴影之中。 朝中的老臣多一半还是以李晋为尊,大小国事也都要一件件的跟李晋请示汇报,甚至连年号都还在沿用着李晋的最后一个年号。 有史以来,还有比他当得更窝囊的皇上吗? 闻得这次蒙古人犯边后李玗非但没有担忧害怕,反而觉得这是一次大好的机会。 只要能出兵重挫土默特,漂漂亮亮的打几个胜仗回来定然可以使他在朝野中的声望更上一步。 还可以借此机会提拔起一些自己的心腹人,多少替换掉几个只忠心于太上皇的老东西。 可自己的计划就这么被李晋几句话给轻描澹写的否定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