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整个人也娇羞得不行,只能有哀求的目光看着裴绍卿。 “好吧,我不逗你了。”裴绍卿这才放过上官婉儿,又从案头拿起一本账册道,“南市的账目都核对完了?” “嗯呢,都核对完了。” 说到正事,上官婉儿立刻就镇定了下来,不再害羞。 手上动作也变得利索起来,一边吃着娇耳一边说道:“开业三天,南市各坊一共进项一千五百多万贯!” “这么多啊?” 饶是裴绍卿早有心理准备,也被这个数字吓一大跳。 要知道这只是三天的进账,三天就进账一千五百多万贯,天爷啊! 上官婉儿轻嗯一声,又道:“主要是延祚坊的进项比较多,其中光是一品斋的进项就有八百多万贯之巨!” “一品斋啊,这就难怪了。” 裴绍卿哂然道:“这些世家高门还真的是贼心不死呢。” “嗯。”上官婉儿点点头道,“开业大酬宾这三天时间,一品斋足足卖掉了八万册经只子集,外加那些画本、诗集什么的,足足有八百五十多万贯。” “好。”裴绍卿点点头,又道,“婉儿,你回头派人跟崔丙说一声,从明天开始,经史子集就以成本价出售,十五贯!” 上官婉儿笑道:“驸马,成本又降了。” “哦,又降了?”裴绍卿道,“这是怎么回事?” 上官婉儿说道:“鲁署丞又改进了造纸术,现在一刀青阳纸的成本只需三十文!所以一套经史子集的成本只需要十二贯!” “好!”裴绍卿欣然道,“那就让崔丙卖十二贯!” 按照前世说法,经史子集是公益性质的教育项目。 既是公益性质,就不能赚钱,就得以成本价提供。 至于赚钱的事,完全可以从诗集、绘本以及即将推出的话本上面去赚,赚这钱,不会有心理负责。 其实长远来看,这也是赚钱之道。 因为经史子集的价格便宜了,全天下读得起书的学生才会变多。 读书人变多了,整个文化市场才会变更大,再然后诗集、绘本、话本这些文化用品才会有拥有更大的市场。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