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刘祎之便忍不住回头看一眼裴绍卿。 要不是裴绍卿献上的开中法,朝中官员又怎么可能领到足额的禄米?关中百姓更不知道要饿死多少人。 当下刘祎之便持笏出班说道:“圣人,太后,臣有话说。” 李旦依然保持缄默,武则天则是和颜悦色的问道:“刘卿有何话说?” 刘祎之道:“太后,若非裴司丞献上开中法,朝中官员又安得足额领取禄米,关中百姓更不知道要饿死多少人。” “便是北境大军怕也难建功。” “所以臣以为,当重赏裴司丞才是。” 听到这,刘仁轨和裴炎等人脸上便露出腻味之色。 刘祎之这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啊,北境大军的军粮,还有赈济关中饥民的粮食明明是他们这些世家高门所提供的,可怎么功劳记得裴绍卿头上? 就说这开中法,裴绍卿不过只是动动嘴皮子而已。 要是没他们这些世家高门支持,开中法能推行得下去? 裴炎当即冲魏玄同使了个眼色,示意他出面批驳刘祎之。 然而不等魏玄同出面,裴绍卿却抢先一步推辞道:“太后,臣能否说句话?” 武则天道:“你虽然不是宰相,但是此事与你有关,所以说说也是无妨,讲。” “喏。”裴绍卿恭应一声,道,“开中法能得以推行,关中以及边境的粮荒能够解决,靠的是各位宰相的运筹帷幄,各州县地方官员的大力推行以及各地盐商的鼎力支持,跟我其实毫无相干,所以赏我就不必了。” 裴炎便感觉跟吃了一只苍蝇。 裴绍卿这一手以退为进还真是厉害。 这下他们再出面阻拦就显得太不近人情。 身为宰相,最起码的体面还是要维持的,做事不能太过。 当下裴炎又使个眼色,魏玄同便只能够黑着脸退回班中。 武则天将裴炎和魏玄同的动作看在眼底,嘴角微微一勾,心说裴绍卿这狗东西的手腕真是越发的娴熟,宰相都被他支使得团团乱转。 武则天便索性问裴炎:“裴阁老,你说呢?” 裴炎心说,按我的意思不仅不赏,还要杀他的头。 对于裴绍卿这个本家,裴炎早就反目成仇,公主大婚前行六礼,裴炎其实是向裴绍卿伸出了橄榄枝的,主动表示愿意以族中长辈身份去纳采。 可是最后,裴绍卿居然找了裴匪舒前去替他纳采。 什么意思?合着你裴绍卿是看不起我们洗马房么?宁可找裴匪舒这个裴氏旁支,也不愿意找我这嫡支? 从那之后,两家就算是彻底反目。 但是反目归反目,最起码的官场规矩还是不能坏。 当下裴炎出班说:“禀太后,开中法已然被事实证明为良法,那么作为首倡者,朝廷理当对裴司丞有所表示。” 岑长倩等人便纷纷出班附和。 “好。”武则天欣然点头又道,“那便议一议,该当如何赏赐?” 正所谓爱乌及乌,武则天因为心疼太平公主,所以还是很乐意多给予裴绍卿这个女婿一些好处的。 裴炎又冲魏玄同使了一个眼色。 魏玄同这次终于是逮到了机会,出班奏道:“太后,裴司丞与公主夫妻一体,身份已是尊贵无比,爵位的赏赐对他来说已经毫无意义。” “至于钱财赏赐,朝中用度仍是颇为紧张。” “所以,臣提议,再从七盘山区拨出五千户封给公主做封邑。” “如此,也足显朝廷及太后对于公主殿下、对裴司丞的恩典。” 然而话音才刚落,刘祎之便冷笑一声说道:“恩典?这真是恩典吗?” “刘祭酒此言何意?”魏玄同冷哼一声道,“需知这五千户可是跟之前的一万户封邑都是实封,实封万五千户,这难道还不是恩典吗?” 一拍手,魏玄同又环顾四周道:“我朝自开国以来,可曾有过先例?” “没有。”郭待封道,“按唐律,亲王实封不过千户,公主实封不过五百户,恩宠最盛之吴国公也不过实封一千三百户而已!” “裴司丞及公主实封万五千户,” “已然堪称是亘古未有之恩典!” “呵,好一个亘古未有之恩典!”刘祎之哂然一笑,又道,“别的亲王公主,还有吴国公的封邑在何处?公主封邑又在何处?” 魏玄同道:“无论在何处都是封邑。” “是封邑。”刘祎之道,“但是,将七盘山区的万五千户封给公主及裴司丞,难道真是给他们食邑的吗?是让他们赈济的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