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礼部试-《开局绑架太平,我守捉三十年》


    第(2/3)页

    那个直馆便也走到牌桌边观战,结果一看就看进去,再没能走开,看到狄光昭输光钱起身,便流露出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

    但是没等直馆下场,一个学生就已经抢先坐了下去。

    坐下的是个身材黑壮的吐蕃人,裴绍卿第一天来国子监时就在马球场上见过他,名字好像是叫论弓多。

    据说是吐蕃大相论钦棱的儿子。

    “论弓多?”裴绍卿笑着说道,“我这可是概不赊账,带钱了吗?”

    论弓多也不多废话,直接从腰间的蹀躞带上解下革囊,啪的一声就扔在牌桌上,只是听响,裴绍卿就知道里边全都是金银。

    “行。”裴绍卿笑道,“带了就好。”

    当下四个人便开始洗牌,然后砌牌。

    砌牌的同时,裴绍卿就把重要的几张牌基本记下。

    裴绍卿前世的记忆力就不错,要不然也记不住那么多唐诗宋词,而这一世的记忆力更好些,虽然记不住全部,但是记住一部分却没问题。

    ……

    与此同时,在思政殿中。

    经过探讨,武则天和薛元超也达成一致。

    在国子监中原有的六学二馆的基础之上,再加女红学、舞学、乐学以及女德馆,新增加的三学及一馆只收女学生。

    合起来就是九学三馆。

    其中乐学、舞学及女红学招收寒门女子。

    女德馆招收世家、勋贵及官员的女公子。

    这三学及一馆的教席,将从宫中的庭掖局以及长安、洛阳两地的寺庙中挑选德行学识出众的宫女以及女尼来充任。

    武则天其实还是有些不满意。

    比如女学生不能够参加科举,学成之后也不能当官。

    但是相比之前女子不得坐监,已经是有了很大进步。

    凡事欲速则不达,这个道理武则天还是十分清楚的。

    当下武则天又道:“薛阁老,再说说礼部试的事情吧。”

    科举始于汉武帝,但是直到隋炀帝年间才形成制度化。

    但既便是到了唐朝高宗年间,对于官员选拔的贡献度仍旧远远不如门荫。

    一个再直观不过的数字就是,直到高宗年间,科举出身的宰相也只占宰相总人数的六分之一不到!

    现在的五位宰相,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