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啸月图,清风观-《诸天:横推万界》
            
            
            
                
    第(2/3)页
    又下山走了数十步,便看到一座荒凉古庙,庙内杂草丛生,似乎许久无人出入。
    冯骥进去看了看,并未发现什么匾额,也不知是什么庙宇。
    他摇了摇头,离开破庙,循着曲径小道,不多时便下了山来。
    却见山脚下数十里外,一座城郭依山而建,附近陆陆续续,有不少村庄已经冒起炊烟。
    冯骥思考着自己眼下所面临的局面。
    “那些妖怪不知人间修士势力划分也不奇怪,看来还是要去人间一趟,才知修士分布,有没有宗门传承。”
    “眼下当务之急,还是要找到办法,解决我体内的伤势才行。”
    “光靠这【啸月图】,领悟太阴法则,还不知道需要多久。”
    领悟一门法则,可不是随口说说的。
    冯骥穿越诸天,阅历丰富,如今唯一能领悟到中级的法则之力,也只有血之法则而已。
    至于其他的各大法则,都只是初级阶段,摸到个门槛罢了。
    这法则领悟,需要悟性,需要机缘,他自然不能将希望寄托在这上面。
    自己最好还是能找到其他办法,解决体内异种法则的问题。
    想要找到解决之法,就得找到人族修士才行。
    待冯骥来到城池前,东方已经升起一轮红日,朝霞染红天空,早起的人们已经来往于官道之上。
    冯骥顺着人流,来到城门口,抬头瞧去,却见城门之上,赫然写着广平县三个大字。
    “炊饼!刚出锅的炊饼!”
    “卖糖葫芦咯,糖葫芦啊。”
    “包子,刚出笼的包子啊!”
    ……
    城内的街道上,不少商贩走街串巷的吆喝着,也有铺子早早开张,已经在张罗客人。
    一些干苦力的汉子也早早起床出工,匆匆忙忙在粥铺、包子铺外对付一口。
    浓郁的生活气息,让冯骥心神轻松不少。
    他一路看来,发现这城内的贩夫走卒之中,有不少手持刀剑的江湖人士往来其中。
    只是微微感应了一下,冯骥发现这些人气血十分浑厚,内息更是悠长。
    随便看了几个江湖人士,竟然都有笑傲江湖之中费彬等人的修为了。
    冯骥有些惊讶,旋即略微思考一下,便已经明白过来其中缘故。
    “这方世界灵气如此浓郁,便是修炼武道,也更容易出成果。”
    正想着,忽然左侧钻出一人,笑嘻嘻道:“公子,第一次来广平县吗?可需要向导?”
    冯骥扭头看向那人,却见此人身形如同竹竿,头戴汗巾,四十来岁,神色带着谄媚。
    “你怎知我是第一次来?”
    “嘿嘿,公子,小人常年守在城门口,来往之人,十之八九,小人都眼熟,但凡来了个外人,小人一眼就能认出来。”
    “您这般身姿挺拔,丰神俊朗的才俊,小人若是见过,更是不可能忘记。”
    他这张嘴倒是会说,冯骥微微一笑,问道:“你叫什么?”
    “小人姓林,家中排行老大,大家都叫小人林大。”
    冯骥点头,问道:“林大,这广平县可有修道之人?”
    “这您可就问着了,广平县方圆十里,城内城外,大大小小的道观寺庙,就没有我林大不知道的。”
    冯骥一翻手腕,取出一块碎银,道:“这些日子,你带我逛遍附近道观寺庙,这便是定金。”
    林大顿时惊喜交加,急忙接住银子,这一掂量,估摸着得有十两以上,心中大喜,连忙道:“公子放心,小人一定带您逛遍附近道观寺庙,一处不落。”
    冯骥点头,道:“好,那就先从县城内的道观寺庙逛起来。”
    “得咧,公子,这广平县里道观,论规模,当属青松观,寺庙的话,得数广云寺。您瞧瞧咱们先去哪家?”
    冯骥问道:“你去过这两家?”
    “自然去过,年前我还为我那老母亲求过青松观道人的符水咧。”
    “那你觉得,哪家更灵验?”
    “额……这个嘛……小人可不敢胡说,道君和佛祖,哪个都不是小人能得罪的哇。”
    冯骥嗤笑:“难道我便是你能得罪的?”
    林大脸色微变,连忙谄笑道:“小人哪敢得罪公子,论灵验,大家都说清风观更灵一些。”
    冯骥咧嘴一笑,道:“带路,去清风观!”
    “是。”
    当下林大带着冯骥,一路往城内西门赶去。
    林大道:“传闻这清风观乃是前朝所建,说是前朝有一位清风道人,路经咱们广平县,恰逢当时广平县闹妖怪,那位清风道人便协助当时的县太爷,施法捉妖,最终抓住了一头斑斓虎妖。”
    “为了纪念这位清风道人县太爷和当地的百姓便建立了这座道观,为这位清风道长立碑。”
    “后来听人说,那位道人就在清风观住下了,直到有一天,他对弟子说他大限三日后将至,不过却受地府所邀,即将前往担任隔壁郭北村城隍,让弟子不用大办丧事。”
    “果然三日之后,清风道长坐化,夜晚时分,有道人起夜,却听到观内管乐齐鸣,好不热闹,那道人偷偷瞧去竟然见到死去的清风道长与一干不认识的人物推杯换盏,把酒言欢,吓得他当场晕厥。”
    “一直到第二日清晨,才被人发现,他将此事告诉旁人,旁人皆是不信。那道人跑到灵堂前,赫然发现,灵堂依旧,根本没有什么酒宴。”
    “大家都传,说是清风道人那晚宴请的并非人间宾客,乃是地府鬼差,为他上任城隍,特意践行送别的。”
    冯骥听得有滋有味,问道:“然后这清风观就香火鼎盛起来了?”
    “正是。”林大连忙点头。
    冯骥笑了笑只道这些都是道观的营销手段而已,并未在意。
    “这清风观还有什么奇怪的事情吗?”
    “有的,听闻清风观有三处奇景,也是这道观享有盛名的原因所在。”
    “哦?细细说来。”
    “是,这清风观三大奇景之一,便是一株白牡丹,高达五丈,与房梁一般高,每年春夏,都开的极为旺盛。”
    “这第二奇景,便是观中一株耐冬树,冬日开花,花开满树,宛若一层绛雪。”
    “这第三奇景,便是观中清风道长的不腐法身,那可是被大伙称之为活神仙的法身雕像啊,每天去雕像前上香的人数之不尽,那队伍,排成一条龙,听说凡有所求,必有所应,几位灵验呢。”
    冯骥听完林大说的三大奇景,也是来了兴趣。
    那什么牡丹、耐冬树之类的景观,他是不太在意,但是所谓的不腐法身,有求必应,他倒是觉得有意思。
    要是真的有求必应,想来这道观之中,只怕真有些道行。
    一边说着,两人已经来到了清风观外。
    果然如同林大所说,这道观外人来人往,十分热闹。
    门口两侧,青松成排,绿树成荫。
    几乎每一颗大树上,都被绑上了红绳布条之类的祈愿之物。
    “公子,这里就是清风观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