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担任擎旗手,说实话,前世他在部队还真没有类似经历。 后来当兵时间越来越久,基础队列接触的反而越来越少,甚至都不练习了。 他也和大部分老兵一样,走齐步,步姿当中带着“懒散”,看似很随意动作不标准,可又挑不出毛病。 只是不像新兵刚下连那会,提线木偶似的走法。 这次来陆院之前,他都刻意改掉了前世老兵懒散的走法。 正步他会,可要说达到仪仗的标准,还是要苦练啊。 接下来的几天,陈钧就没有别的事情可干了。 甚至他宿舍里的床铺,都被国旗班成员,给搬到一间空着的营房里了,跟着他们这帮人,整天同吃同住。 其他新生紧张的参加最终考核。 陈钧则是过上了公务员一般的待遇,上午八点集合,总共150米的直线,上午先走二百遍,然后陪着国旗班的十几人,跟个竹竿似的站军姿。 到饭点就去吃饭,下午午休两个小时。 起来继续150米,先走两百遍。 仪仗队列,最难的关卡对他来说就是队列动作,尤其是正步行进,跟基础队列要求不同。 讲究的是踢出来的腿要更直,反弓腿是仪仗队最受欢迎的腿型,因为这样的腿型踢出来的正步好看,显得动作拉得很开,很饱满。 还有就是脚尖,按照仪仗队列要求动作标准,腿要绷直,脚尖下压。 所以,小脚尖也是最受欢迎的。 可惜,这两项陈钧都不算是强项,只能达到基础队列的标准。 没办法,老周就只能热情的每天带着他开小灶,不是压膝盖就是压脚尖。 所谓的压膝盖,就是找两个凳子,陈钧挺直腰板坐在凳子上,两条腿放在另一张凳子上。 然后找个体重比较亮眼的家伙,坐在他膝盖的位置。 每天两次,每次持续三十分钟左右。 至于压脚尖那难度就更高了,有点类似汉朝古人的坐姿,也就是跪坐的姿势,脚尖靠拢然后向后躺平。 保持身体与大腿,小腿平行。 当然了,除此之外,仪仗兵日常练三功也不能落下。 比如说站功,走功,持枪功都不能含糊。 练习站功,就是平时站军姿时,要在腰间插上不知道从哪弄来的木制十字架,领口的位置还要别上大头针。 上午下午都要对着太阳练眼神,迎着大风练稳定,一站就是大半天。 走功也不容易,每天腿上绑四个七公斤的沙袋,练踢腿用尺子量步幅,用秒表卡步速,动不动就要踢上千次。 至于持枪功,陈钧没咋练,因为他是擎旗手,不用抱枪,看着国旗班其他人,整天枪托底下坠砖头练臂力,腋下夹石子练定位。 手掌拍枪能拍肿,虎口都能震裂,他也是一阵咂舌。 原本陆院很多新生以为陈钧不用参加考核,还很羡慕他。 结果趁着空闲,偷偷跑过来看了一会后,就没有一个不是摇头跑的。 好家伙,练习仪仗绝对比他们考核,难度高太多了。 还好,陈钧咬牙扛了下来,而他的进步也相当神速。 几天下来,他已经练得足以担当擎旗手的重任。 时间一天天过去,很快来到了9月30日,陆院的新训终于伴随着学员考核的落幕,而宣布结束了。 新训基地大门口外,一辆辆大巴,排着顺序,进入基地。 “各分队队长快速点名,看看各班人员有没有到齐,收拾行李,准备回学院。” “第一批还是一分区先出发,分队长做好点名工作。” 李钊站在基地门口,大声的吆喝着。 要走了。 陈钧收拾自己的床铺,背上背包,提着行李箱,看着新训基地熟悉的环境。 心头一阵怅然。 不管怎么说,这也是他们呆了五十天的地方,要走,还真有些不舍。 “走了班副,这破地方有啥怀念的,我是一天都不想呆了。” 杨帆在后面催促。 闻言,陈钧笑了笑,也没说啥,这头野猪品不了细糠,跟他说了他也不懂。 以后他会明白这所基地,带给了他们怎样难忘的回忆。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