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第225章:晏殊的评价-《北宋街溜子》
第(1/3)页
跟什么人,说什么话。
这个道理,曹安六岁的时候就明白了。
晏殊是小皇帝的业师,像这种人一般都属于‘清高儒雅’那一类的,你跟他谈钱,他就会说你市侩,所以最好能聊聊情怀……
“你是觉得,老夫会抨击此举奢靡?”
晏殊笑了,从头到脚打量着曹安:“希文说你圆滑,一点儿都不像是曹家的子孙,这话果然不假……曹公当年,可不会像你这般虚以逶迤。”
“哪里,晚辈一向是有啥说啥。”
曹安眼神晃动了一下,脸上依旧带着笑:“再说,蹴鞠场馆的事情,官家也是知晓的。晚辈拳拳之心,绝无半点私心。”
啪!
范仲淹听不下去了,没好气道:“问你什么,答就是了。莫以为,同叔还会害你不成?蠢!太后有意,明年让同叔就任三司使。”
三司的作用不用说。
怪不得晏殊一见面,就口不离钱。
这是在为自己即将上任的工作打基础啊!蹴鞠场馆的工程这么大,其中牵扯到的利益何止万计?
晏殊如果真的就任了三司,那就肯定绕不开这个工程。
“这样啊!”
曹安恍然点头,又疑惑道:“不是说让王尧臣就任三司使吗?”
“王尧臣是三司副使,老夫为正使。”
晏殊笑着解释,没有半点儿隐瞒的意思。
“这样啊……”
曹安表现的很淡然,心里却很快翻腾起来。
之前明明说好的,三司使会由王尧臣来担任,而他也是太后一手提拔起来的能臣,这一点儿朝堂上都清楚。
当初老吕为了获得范仲淹等人的支持,与太后达成了默契。用一个三司使的位置,将曹安一手抬进了朝堂里。
这才过了多久,答应好的事儿就变了?
晏殊看着他,忽的笑道:“想出原因了吗?”
“啊?”
曹安猛然回过神来,有些不自然的看了眼晏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