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她在想着陈小富跪在她面前的时候那痛哭流涕的模样。 亭中,杜怀生对陈小富的这一问仅仅思忖了数息便开口说道: “若要江南更富裕,终究还是离不开商业二字。” “去岁时候,潘成林在集庆做的那事给整个江南道甚至整个大周的商人造成了巨大的打击,好在陈爵爷您及时出了手将潘成林拿下,将那些关押在牢中的商人们都放了出来。” “那些放出来的商人们已没有了再经商的积极性,又好在户部在这最关键的时候颁发了税改文书,这算是给了那些商人们一个新的念想。” “下官斗胆问一句,这税改之法……可是陈爵爷您提出来并推行的?” 陈小富点了点头,杜怀生一捋短须:“这就好!” “当下在这江南道,在整个大周朝,不是下官在您面前溜须拍马,陈爵爷您的形象在所有人、尤其是商人的眼里是最为正面、最为积极的!” “商人们最担心的就是政策的朝令夕改,陈爵爷您很年轻,您会站在庙堂的高位,您所推行的政策就具有较长时间的持续性。” “政策的持续性很重要!” “您既然来到了集庆,下官以为,只需要你在集庆召集那些商人们,尤其是被潘成林以莫须有的罪名罚没了家产下了大狱的那一批商人……” “您给他们一线光明,他们定会逐光而行!” 陈小富很是仔细的听着,杜怀生这番建议当然有用,是对那些商人们信心的提振。 此举会传遍天下,便会给大周所有的商人注入一针强心剂。 但在陈小富看来,这也仅仅是让江南的商业环境得到改善,最多也不过是恢复到潘成林打击集庆商人之前的样子。 若要让江南的商业实现跨越式的飞跃,杜怀生的眼界还低了一些。 顿了顿,杜怀生看了看陈小富那不置可否的模样,他明白自己的这番话并没有说到这位爷的心坎儿上。 也就是自己的见解并不独到。 没有新意。 于是,他略一沉吟,开口又道: “商业这个东西,无外乎就是市场。” “市场的繁荣最需要的有两点。” “其一是长期看好。” “其二,是商品的快速流通。” “长期看好来自于朝廷的政策……其实在下官看来,只要朝廷的官员管好自己的手,莫要过多的去干预市场,市场这个东西它本身就具有自我调剂的能力。” “朝廷应该做的是……消除大周境内各地的市场壁垒,同时,解决商品快速流通的问题。” 陈小富一听来了兴趣:“你仔细说说。” 第(3/3)页